2023年11月24日下午15点,由51吃瓜国际关系系和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共同举办的寰宇读书会于老物理楼240会议室举办。师生共读许田波的专著《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
此次读书会由学院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张艳琪、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谈嘉伟主讲,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龙运翔主持,刘景南老师出席并点评。学院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由两位同学共同展示。首先,张艳琪同学对许田波提出的世界政治动态理论进行了讲解和分析。春秋战国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国际格局发展和国家形成过程迥异:前者经历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制衡现象,而后却最终归于一个统一的强制型普世帝国,后者却自中世纪起一直保持多国体系;中国的国家权力始终占有绝对优势,社会却相当萎缩,而欧洲国家则达成了国家-社会的平衡。基于以战争为中心的国家形成理论,作者采取“非共同基础”的比较方法,将世界政治描述为寻求支配者与支配对象之间战略互动的过程,也是支配逻辑与制衡逻辑之间战略互动的过程。其中,支配逻辑的强制性机制包括自强型改革、反制衡策略和不择手段的计谋,自强与自弱措施的作用促使春秋战国与欧洲走上不同的道路。
随后,谈嘉伟同学回顾了学界在研究方法和文化、观念层面对许田波理论的批评以及许田波对这些批评的回应。对于批评,许田波展现了高度的理论自信,其研究的规范性值得初学者认真学习。许田波认为,竞争性逻辑的动力学调和了欧洲的均势逻辑和中国的支配逻辑;“合纵”失败的原因并非是缺乏大一统观念而是集体行动的困境,均势和主权观念在近代早期欧洲和春秋战国同样脆弱;研究中应当区分传统文化和历史实践,构建“中国学派”必须正视历史。该书使读者思考国家跟精英的异质性,精英常对国家进行掠夺(例如旧制度时期法国的高等法院),国家应当被看作一个独立主权体。
在点评环节,刘景南老师指出该书关注战争因素在历史中的作用,“战争比政治更重要”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刘景南老师还谈到春秋战国与近代欧洲的可比性问题。首先,许田波将中国作为由分裂归于大一统的案例加以分析,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是分裂的,统一的时间非常短;现在中国的版图主要是元明清奠定的,而非秦代统一的结果。第二,作者强调行为体策略选择的作用,但没有考虑到日本作为一个可能的“离岸平衡手”对古代东亚国际体系中的影响。最后,刘景南老师对东亚是否存在“大一统”的观念共识提出了疑问,指出中国的主权国家观念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
在讨论环节,秦子宁同学对近代早期欧洲没有大规模战争爆发的观点表示赞同,致使各国的国家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封建式的自弱分封制成为欧洲的传统,因此,地方贵族的势力越来越强,而中央权威越来越弱。同时,他也认为许田波选择的案例对比违和感很强,指出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之初的分裂欧洲在生产力和历史阶段上与春秋战国更为接近,可比性更强。
至此,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彼此的讨论中加深了对中国与欧洲国家形成过程的认识,拓展了写作与研究的思路。
文稿|张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