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晚,“珞珈政治学论坛”1704期在学院332多媒体室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康德与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由学院哲学学院李佃来老师主讲,51吃瓜刘伟老师主持。论坛得到了校内外相关学科中青年同仁的踊跃参与,其中包括:湖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董毅,学院哲学学院李志、陈江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礼银,学院法学院刘瑛,51吃瓜储建国、吕普生、陈刚等老师,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发言中,李佃来老师首先指出,康德和古典哲学在整个政治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特别重要。政治哲学作为实践哲学不是旨在追求终极真理,而是着眼于探讨、追问什么是最好的政治秩序。从这个意义上,康德非常重要,因为康德的一个伟大贡献就在于对理论和实践作了非常明确的界分,其中理论探讨的是绝对的、必然的知识,而实践探讨的是自由和道德的问题(可由先验的立场,推导出法律的结构,形成公共规范,再规约人的行为)。这种界分为之后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或者说划定了一个框架,因此当代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哈贝马斯等人都非常重视康德,且他们几乎都是从康德出发的。另一方面,李佃来老师强调,从更深的层面看,康德讨论哲学问题时的原则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则也非常重要。过去他曾认为,是近代早期的霍布斯、洛克奠定了当代政治哲学的基础,即人的自由、权利,自此以后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等人政治哲学的立论都要建立在平等的权利前提上。但是,这两年里他又认识到,罗尔斯提出的理论是作为公平的正义,而它所容纳的权利是在一个合作共同体中的权利,它不允许像功利主义那样为谋求最大利益可牺牲某些人的利益,而是需要建立规范的法律制度,以确保公正地对待每个人的权利(权利有其限度和边界)。这种在合作共同体的框架中去思考权利及其实现的观念是非常关键的,而它可一直追溯到康德。虽然康德没有专门写过政治哲学的著作,但康德提到过“理性的公共运用”,认为每个人在运用自己理性作决定时形成自己的道德和自由,而这种道德、自由不能是基于自然的考虑(如像洛克那样从自然状态的预设或市民社会的经验推出权利),不能有自我利益、攫取、唯我的成分,即道德的有效前提必须出自先验的绝对命令,只有这样才能在互惠基础上形成公共的规范和相互帮扶的社会。后来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观受到了康德的很大启发,罗尔斯正是根据合作共同体的结构去思考分配的原则的,在合作的结构中,每个人的欲望、利益、权利都是相互的,而差别原则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富人的所得也得益于合作的结构。
李佃来老师精彩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老师和同学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大家经由李佃来老师引导出的政治哲学线索,围绕着分配正义这个多学科都可探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从法学角度来看的话,法即正义,法律就是要解决共同体内的正义问题,但正义作为法律的终极目标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完全达到,现代英美法系包括大陆法系都越来越强调程序正义,就是因为实体正义无从获知,且在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实体正义的成本很大,并形象地运用理查德·帕克食人惨案这个极端案例来说明维持正义也有其前提条件,而且极端重视效率的法经济学追求的效率本身也是正义的一个要素;有的认为,康德提出的先验原则如何能够运用于实践是需要逻辑过渡的,而且人的欲望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普遍的,普遍的欲望也可以成为推导正义原则的根据,另外虽然复杂社会中的人往往将他人当作手段,但在康德以人为目的的观点基础上,还应该把人类整体的生存当作目的,最后康德的先验原则很难推导出任何实质性结论,而传统上中国人往往从每个人既是分开的个体又具有“同体性”和相互联系出发,推导出了一些普遍的“仁”原则,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很值得回味的,当然价值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是在相对重要与相对不重要之间进行平衡;有的回顾了分配正义问题上的一些理论流派,如福利平等主义、资源平等主义、福利机遇平等主义到关系平等主义等,比较了他们与罗尔斯的异同,并特别指出罗尔斯的共同体概念对其正义原则来说非常重要,而在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中,差异原则又特别重要,它不仅矫正了因运气而产生的天赋上的差别,甚至要求努力得来的东西也得拿来分配,因此罗尔斯允许的不平等程度很小;有的认为分配正义是有层次的,权利、义务的分配是第一层次,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再去探讨资源、运气等的分配以调节可能有的不平等,但分配是谁分配,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分配需要考虑,毕竟法律和正义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而不是先验的,罗尔斯把正义的实现放在民主社会当中进行,而哈贝马斯则认为民主不是已有的前提,民主和正义是互相构建的,因此正义与民主的关系也需要纳入考虑;有的还以是否该赋予少数民族以不同于普通公民的差别性特别权利为例,说明现实中绝对一律化的分配正义原则很难实施,而且权利本身可能在不断地变化,而确认权利的法律有时可能会有滞后性……还有的老师和同学提出了一些疑问,如20世纪发生了很多从理性判断不该发生的行为(如纳粹的出现),这是否说明了公共理性遇到了问题?先验的指什么,康德的理性与经济学中的理性内涵是一样的吗?针对与会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部分观点和疑问,李佃来老师做了简短的回应。
论坛最后,刘伟老师作总结发言。他说,自去年四月份恢复举办“珞珈政治学论坛”以来,一直缺乏一次纯政治哲学的讨论,今晚李佃来老师的主题报告终于填补了这个空白。另外,这次论坛其实酝酿了不短时间,因为涉及不同学科老师的议题聚焦和时间协调。之前还担心政治哲学的问题讨论不起来,从效果来看,大家的争论非常激烈,这说明政治哲学和分配正义问题非常具有讨论空间。政治哲学这样一种强规范性的研究路径,从话语到思维都比较纯粹,需要进入思辨的状态,若没有一定的阅读储备和思辨训练,不一定能抓得住。对今晚参加论坛的同学们来说,李佃来老师的报告和后续讨论都是非常有趣的一种学术感受。今晚的讨论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今后能继续组织同哲学等领域相关学者的跨学科探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供稿)
附:“珞珈政治学论坛”往期简讯
“珞珈政治学论坛”1703期:“政治的时间分析”(主讲:刘天旭),网址为
/zhkx/2017-05-23/5253.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1702期:“边疆治理视角下满洲里市行政区划改革研究”(主讲:彭庆军),网址为/zhkx/2017-04-26/5211.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1701期:“棘手的治理:明乡的初步观察”(主讲:袁方成),网址为/zhkx/2017-03-06/5114.html
(下为2016年,共8期)
“珞珈政治学论坛”1608期:“中国农民的环境认知与环保行动”(主讲:邓燕华),网址为/zhkx/2016-12-15/5022.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1607期:“非选举问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观察”(主讲:闫帅),网址为/zhkx/2016-12-08/5019.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1606期:“有条件的政治性:利益置换与政策执行中的组织动员”(主讲:狄金华),网址为/zhkx/2016-10-28/4903.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1605期:渐进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合奏——法国地方政府改革的逻辑进路”(主讲:上官莉娜),网址为/zhkx/2016-09-29/4847.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 1604期:互联网+政治?当代网络政治学的发展与现况(主讲:陈柏奇),网址为/zhkx/2016-06-29/4731.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 1603期:商人的崛起?——政治学视野中的政商关系(主讲:黄冬娅),网址为/zhkx/2016-05-26/4673.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 1602期:城管困局与基层治理中的群众路线(主讲:吕德文),网址为/zhkx/2016-05-09/4644.html
“珞珈政治学论坛”1601期:政治文化研究的普通人进路(主讲:刘伟),网址为/zhkx/2016-04-13/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