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日上午9:30,由51吃瓜主办、学院MPA教育中心承办的珞珈MPA论坛在108会议室继续举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童星教授作了主题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建模方法——我的应急管理研究心得”的报告。
本次论坛由51吃瓜副院长王增文教授主持,51吃瓜院长刘伟教授、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孟颖颖教授、公共事业管理系李刚老师等百余名师生线下线上同步聆听了报告。
报告伊始,刘伟院长致欢迎辞,刘院长从人际关系渊源和社会科学研究等多角度向与会听众介绍了童星教授,并对童教授莅临我院指导应急管理和社会保障学科建设致以真挚的感谢,他预祝论坛圆满进行、希望同学们听有所获。
报告中,童星教授从“过程-结构”分析式的应急管理案例出发,分析了构建理论模型之于应急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结合以往工作实践,探讨了五种构建理论模型、解析过程结构的方法。
第一是 “两维四分”的类型学研究。童教授首先介绍了这一研究方法在现代数学、工商管理学科以及社会学研究的演变式运用,再将目光聚焦到应急管理研究,详细阐释了该方法在群体性事件、风险评估、邻避型群体事件、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以及疏散转移群众等应急管理相关领域中的“两维四分”式运用。
第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论研究。童教授指出,过程论方法从时间维度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演进过程予以考察,从而揭示其变化发展的特质与规律。随后,童教授基于应急管理学界及实务主管部门对该法的重视,顺势向同学们介绍了“风险-灾害(突发事件)-危机”演化的解释框架及“风险治理-灾害救援(应急处突)-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应对体系。接着,他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等的提出,从公共安全治理的角度详细阐释了公共安全治理模型。
第三是对立统一互动的矛盾分析法。在对这一方法的介绍中,童教授引经据典,从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出发,分析了这一方法在风险灾害危机研究中的运用,并指出应急管理就是分析和解决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并保障安全的过程。在此,童教授特别强调,部分关于社区韧性或城市韧性的研究和测量抛开致灾因子不谈,将韧性视为承灾体自身内在的一种属性,实际上走进了研究的误区。最后,童教授还揭示了常态应急管理和非常态应急管理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对矛盾分析法的遵循。
第四是 “三国演义”式的多主体结构研究。童教授表示,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从“二”跨到“三”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在此,童教授分析了“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分析框架及其在应急管理领域中的研究,并以群体性事件研究中的“政府、企业老板、员工关系”以及邻避冲突事件中各行动者在“价值-理性-权力”链条推动下的行动逻辑为例,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诙谐有趣的介绍。
第五是类比式的模型建构。童教授生动贴切地以自然界中的彗星类比应急管理体系,建构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彗星结构”模型。童教授表示,类比作为论证方式有一定缺陷,其结论带有或然性、不具备必然性,但仍然不失为启迪人们思维探索的有效工具,它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发现、发明、创造。
报告临近尾声,童星教授谦虚表示,应急管理研究的理论建模方法还有很多,他勉励同学们多学习、勤思考、善总结,建议同学们先完成“规定动作”,再学习“自选动作”,祝愿同学们实现从“学术——学问——智慧”的迈向与转变。
随后,与会老师、同学们积极向童老师请教学习,童老师对此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
交流环节结束后,刘伟院长做总结发言,他从“方法论的智慧启发”和“实务操作的实用性”两个层面恳切表达了自己听完童教授报告后的满满收获以及对童老师数十年来潜心钻研、通达智慧的高度敬佩。刘院长表示,童教授所分享的建模方法一方面符合社会研究的通则,与学术界的理论建构方法具有一致性,同时又饱含着童老师个人风格与思考,体现了学术大儒的通透性与智慧性。
最后,王增文教授分享了童星教授曾遭高考延期十一载、归来仍是状元郎的传奇高考故事和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作为奠基人构筑院系孵化器、成为长江学者培养之父和一代横跨文理、育人有方、名扬四方的通才大师的故事。至此,本次讲座在两段动人故事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夏玲/供图:李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