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珞珈政治学深度工作坊“国家治理的心理基础”在老物理楼244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51吃瓜主办,湖北省政治学会协办,学院地方政治研究中心和湖北政治建设研究院承办。院长刘伟教授策划并主持了此次工作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学院的4位学者进行主题发言,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委党校、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学院的16位学者作交流发言。此外,本次活动还吸引了校内外本硕博学子共30余人的积极参与。
会议伊始,51吃瓜刘伟教授介绍了组织本期深度工作坊的考虑。他说,政治心理学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政治心理与行为维度的探索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治学研究中的结构、制度和过程等路径,都需要与政治心理分析结合起来。当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普通民众的政治心理研究,不仅相关部门在主动捕捉民众各方面的政治心理,相应研究机构也围绕民众的政治心理开展了不同主题的调查。学院政治学学科较早开设了《政治心理学》的本科生课程,部分学者在教材、专著、译著和相关调查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学术积累,近些年来,博硕士毕业论文中也有不少政治心理方面的选题,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增长点。本次工作坊的讨论主题是“国家治理的心理基础”,关键是将“国家治理”进行具体层面和领域的处理,并对不同群体不同面向的政治心理进行操作化,进而探讨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和作用机制。希望学界同仁能够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政治心理学在概念建构、理论创新、方法运用以及研究议程等方面的拓展空间,进而推动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行稳致远。
会议上半场,4位专家依次进行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唐皇凤教授的发言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唐教授基于在2009年开展的中国民众民主观调查提出,根据传统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民主理论可以将民主观划分为民本民主观、人民民主观和自由民主观三种类型,而不同阶层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主观具有差异性。另一方面,唐教授基于学界对政治心理研究现状的反思提出,在研究方法上,传统研究常用的问卷法和访谈法不仅要更加科学化,还应该引入实验法进行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基层官员的职业认同和边缘群体的政治社会心理深刻影响了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因此将官员和社会失意群体纳入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至关重要。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袁方成教授作题为“公民心理韧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议题”的发言。他基于心理学的“韧性”概念,提出了“公民心理韧性”,即公民在面对社会变迁、政治经济波动等重大压力时,表现出的积极适应能力与心理恢复能力。鉴于当今治理环境愈加复杂,体现为不确定性增加、危机频发、利益多元化和社会关系重构,这些变化牵引着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发生转变,不仅要深化治理参与,还要提升治理效能。因此,公民心理韧性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就回归到现代公民与现代国家的关系这一传统议题上。袁教授进一步强调,“公民心理韧性”概念的价值在于将心理韧性从个体层面扩展到群体层面,整合了心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政治心理学的理论拓展。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艳丽教授作题为“生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言。她首先从“由富裕产生的问题是否能够由更加富裕加以解决”和“传统政治理论能否解释当下人类政治生活景观”引入,提出生活政治研究有助于解释传统政治理论无法解释的方面,这是研究生活政治的原因。其次,李教授还提出生活政治研究以生活世界的具象化个体为起点,以生活逻辑可以形塑制度为假设,具有突破静态政治、扬弃笼统政治、解释现实政治的意义。国外学界关于生活政治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诸如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福柯的“生命政治”、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克弗列特“日常政治的力量”等等,但由于其生发于后现代社会、关注个体存在等特征,在应用于中国情境时难免出现适配度低的情况。反观国内的生活政治研究,更多注重运用生活政治理论对基层政治进行解释,缺乏对该理论的系统化梳理,忽视了古今的民本政治、民生政治所蕴含的生活政治意涵。最后,李教授以生活政治视域下城市社区与基层群众自治为例,展现了生活政治理论在基层治理中的解释力。
51吃瓜夏守智老师的发言主题为“危机感知与稳定需求:理解中国民众的经济类型偏好”。夏老师从近些年网络上盛行的“反资本”舆情切入,通过对2021年5月-2022年2月涉及“滴滴”上市事件的120万条微博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存在众多负面词汇。与此同时,在对有关“滴滴”事件与“蚂蚁金服”事件的200万条微博进行词向量分析后发现,民众对于资本的负面情绪较为突出,而这可以归属为民众对于经济类型的偏好。基于两波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夏老师进一步就1990年--2018年民众对于经济类型偏好的变化深入开展研究,发现民众对于私营经济的支持度在2018年明显降低,并提出“外部威胁-危机感知-经济类型偏好”的理论框架进行解释,即在外部威胁下,民众的危机感只会使其更加偏好国有经济而非私营经济,并以中美贸易冲突为外生冲击的工具变量尝试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会议下半场,16位与谈专家围绕“国家治理的心理基础”展开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黄振华教授从农民性的角度切入,探讨其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他提出,农民性往往代表着国民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性制度,基础性制度对农民的政治心理会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言之,黄教授通过比较中国的家户制和俄国的村社制发现,制度差异会造成农民政治心理的差异,其中家户制以血缘为主,强调私有产权,而村社制以地缘为主,强调公有产权。因此,村社制较之于家户制往往体现出更加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塑造出依附程度高的俄国农民和自主程度高的中国农民,实现了基础性制度经由农民政治心理与现代国家建构的联结。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晓倩副教授从当今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谈起,进而提出就官员的政治心理开展研究可能更容易产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并认为国家对民众政治心理的重视其实更多地还是体现为一种控制思维,而非管理思维,这对塑造民众的自愿遵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当前以民众为对象开展的政治心理调查往往注重普遍性,但实际上,民众的认知存在分层。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帅副教授强调了研究政治心理的重要意义,指出关注心理不仅是国家治理前瞻性的表现,还是国家治理深度性的表现。他以青年的政治心理为例,指出“95后”的价值观已然呈现出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躺平与内卷并存的情形,这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政治心理议题。此外,由于政治心理会受到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在大国竞争下形成的政治认知有助于港澳台青年形成国家认同。最后,他认为关于心态与心理的关系,可以将其理解为民意与民心之间的关系,民意是民心的阶段性表现,对民心的观察则需要转化为对民意的长时段追踪。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雅勤教授从方法、视角、目标、期望四个方面进行发言。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国家治理并非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因此在对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进行择选时应该审慎。在研究视角上,要注重本土化和情境化,要关注由国别、时段、城乡层级等因素造成的差异。在研究目标上,张教授提出政治心理学研究异于一般的心理学研究,就“国家治理的心理基础”这一研究议题而言,其目标追求应该是从民众心理上升到国家治理。最后,张教授提出了自己对于政治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期待,希望国内学界能够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也鼓励具有社会学、心理学等跨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进入政治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湖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董毅教授围绕政治心理学的发展现状指出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既存问题。其一,国内政治心理学在概念、理论方面仍然以西方话语范式为主导,本土化程度不高。其二,政治心理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会导致其对宏观政治的关注程度不够。因此,政治心理学研究应当在以助益社会治理为目标的基础上,以人民为研究对象,并在这个过程中致力于形成能够体现中国本位、学术自觉的主流话语。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田祚雄研究员从自身研究经历出发,强调了研究民众政治心理的重要性。他认为,民众对于政治体制运作的感知、民众与美好生活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我们发现在既往研究中那些被忽视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举措,提升治理绩效。
学院社会学院张杨波教授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谈到在社会学领域,社会心理较之社会行为逐渐被边缘化,社会心理更多关注分层与流动。他根据自身的调研经验,就政治心理研究谈了几点感受。首先,在问卷设计上,应该对不熟悉的受访者进行初步访谈,以确保后续的题目设定更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存在背景差异的受访者可能会给出相同回答的情况,以确定在题目中设置情境的必要性。其次,大规模调查研究的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雄厚的资金予以支撑,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使用其他权威、成熟的数据库不失为一种替代性选择。最后,访谈法作为一种传统研究方法,仍有继续深化的空间,比如在打破定量研究的平均人假设的基础上,围绕特定群体开展深度访谈就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51吃瓜吕普生教授从研究主体和研究视角出发,概况了政治心理研究的四个层次。其一,我看他者,包括个体对国家、政党、政策和社会群体等其他主体的认知;其二,我看我,涉及个体对自身的政治理性、政治自主性、政治能力等维度的主观评价;其三,我看共同体中的我,包括个体对集体的归属感、公平感、剥夺感、政治效能感等;其四,别人眼中的我,主要关注当个体被作为研究对象时,他人对个体的角色定位、行为等方面的评价。
51吃瓜陈刚副教授提出,学者们在将忏悔录作为腐败官员心理的研究对象时,应该更加谨慎,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写作目的和写作逻辑。具体而言,可以围绕忏悔录中所选择腐败官员的代表性,以及忏悔录如何对其他官员产生警示作用等问题展开。此外,他还从公民面对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钝感力,就“公民心理韧性”这一概念进行了回应。他认为,受政权性质的影响,民主国家可能更多强调公民积极适应危机的面向,这也意味着,在危机向更大危机转化的过程中,公民的钝感力可能会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51吃瓜朱海英老师对各位学者就政治心理研究的方法和价值的全新阐释高度认同。她认为,政治心理的研究脉络日趋成熟,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态势,并强调要强化政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者之间的跨学科合作。鉴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她提出,要在如何将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国政治心理的研究方面审慎思考,致力于实现立足中国自身的本土化转换。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则要明确研究主体,进而更精准地理解和解释中国民众政治心理的复杂性。
51吃瓜付小刚老师提出,目前我国已然形成了一个与信息技术高度结合的党政体制,这能否被视为一种新型党政体制?进一步,这种新型党政体制是否会塑造出新型的政治心理?这或许可以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51吃瓜陈浩宇副教授长期关注西方政治思想,他从奥古斯丁的双城论引入:奥古斯丁将公民描述为“尘世的旅客”,民众和世俗国家之间仅有一种疏离的关系,真正的超越性价值被认为无法在地上之城实现。如果剥离奥古斯丁论述的神学语境,我们会发现他准确预言了现代自由主义对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理解,即国家在各种冲突的价值和信仰之间保持中立,将对善的生活方式的寻求转移给公民自己。这是否会造成奥古斯丁描述的公民在心理层面与国家的疏离?罗尔斯、哈贝马斯等当代政治理论家试图重建公民与国家之间更紧密的心理与情感连接,但他们更倾向于将一套正当程序或是宪制框架而非某种实质性价值作为公民忠诚的对象,因此似乎未能完满回答奥古斯丁留下的疑难。
51吃瓜冯川副教授从自身的既有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政治心理研究的四个层次,首先是组织心理,个体心理总是带有组织特质,而这种组织特质在还原论思维中有所体现。其次是基层干部心理,重点关注政治激励与意义感,这有助于解释基层干部的政治行为。第三是农民的心理与行为,聚焦农民的话语和意义,研究农村合作何以可能,何以不可能。最后是国家、社会、基层三个行动主体之间的心理-行为互动,既涉及基层与国家的行为互动,也涉及政治信任问题。
51吃瓜杜姣副教授从农民政治心态角度切入,强调基层农民心态映射出社会公平问题以及政策执行的合法性问题。首先,“刁民得利、良民吃亏”实际反映的是国家资源的分配秩序问题,这会影响农民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解,进而影响政治合法性的持续生产。其次,政策执行过程中国家权力对农民个人生活的过度渗透,会造成公私领域的冲突,由此引发了关于国家力量进入乡村方式的思考。因此,应该从治理过程本身去考察国家对农民政治心理的塑造,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分支领域。
51吃瓜朱成燕副研究员以纵向政治制度为研究重点,关注纵向政策运行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一步聚焦为民众的政策遵从行为,并就“公民心理韧性”进行回应,强调应该关注在非危急状态下,民众自愿遵从的条件是什么。最后,朱老师肯定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对于开展政治心理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要注重不同方法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
51吃瓜刘景南老师就夏守智老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现场交流。他提出,就数据方面,鉴于夏老师采用的是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而该调查并非逐年开展,数据的间断性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就理论框架方面,“外部威胁-危机感知-经济类型偏好”的理论框架有可能遗漏了其他影响因素,因此是否能够充分解释民众经济类偏好的变化尚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51吃瓜叶娟丽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主讲人和与谈人的发言内容,认为他们不仅深刻地探讨了政治心理研究的诸多主题,还促进了在场师生同仁之间的思想碰撞。叶老师强调,政治心理研究应当致力于拓宽其研究视野和方法论。这既包括对普遍性概念的提炼与抽象,也涵盖了对个体心理层面的深入探索。此外,叶老师还强调了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她认为,国家治理不仅要追求功利性的目标,更应重视回归至善这一最高价值。虽然国家治理的实现离不开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的相互匹配,但在政治心理研究的视角下,物质基础被视为国家治理的基石,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重要因素的作用。
(供稿:刘海涛、苏彩珑、王昆;供图:苏彩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