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珞珈政治学深度工作坊“中国地方政治研究:议题与前瞻”在人文馆106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51吃瓜主办,湖北省政治学会协办,学院地方政治研究中心和湖北政治建设研究院联合承办。院长刘伟教授策划并主持了工作坊。来自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的5位学者分享了自己的学术专著并作主题发言,来自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13位学者作交流发言。此外,本次活动还吸引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专家以及校内外本硕博青年学子共40余人的积极参与。
会议伊始,刘伟教授介绍了组织本期深度工作坊的考虑。他说,适逢5位同行出版相关专著,想借此契机,促成武汉地区从事地方政治研究的学界同仁线下聚谈,在研讨中碰撞前沿思想、激发学术灵感。他说,就地方政治研究而言,既不能只关注宏观和总体的中国政治理论、结构与制度,又不能局限于过于微观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而是要将研究层次定位于省、市、县,以及相关区域上。与此同时,地方党委、人大、政协、纪委、政府、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等主体,应该成为地方政治研究的主要对象。此外,地方政治研究重在凸显“政治”而非只强调“治理”,也就是聚焦于地方党政体系和各类政治空间,关注公共权力的形成、分配和运用,以及相关政治过程的具体展开。这也意味着,从事地方政治研究的学者们在联结政治与治理时,需要明晰二者在研究侧重方面的差异化定位,以实现地方政治研究的引领性和前瞻性发展。他同时也指出,学院政治学同仁在中国政治研究领域,除了着眼于全国层面,近年来愈来愈落定于地方政治的相关议题,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特别是博士论文选题上,形成了对中国地方政治主流议题展开体系性实证研究的共识,因此,也需要从相关同仁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启发和参考。
会议上半场,5位专家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学术专著并作主题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田先红教授基于自己的学术专著《韧性:县乡政府如何运行》作题为“科层体制扩张:地方政府编外用工的理论解释”的主题发言。他提出,基层政府的编外人员规模存在地区差异,而制度约束不足、基层治理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均只能部分解释编外人员产生的原因。鉴于此,从科层化程度切入为基层政府的编外用工行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具体而言,对科层化程度的测量可操作化为两个方面:一是科层组织内部分工的专业化水平,二是科层体制运行的规范化程度。通过比较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科层化程度的差异,田老师认为,发达地区科层体制扩张的逻辑主要体现为制造任务、增设部门、购买第三方服务以及再造“基层”;针对纷繁的治理任务,变革科层体制和创新机制分别成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在提升治理有效性方面的常见选择。
学院社会学院杨华教授基于自己的著作《县乡中国》和《大国县治》作题为“县域执法权下沉的几个经验片段”的主题分享。他认为,在将资源、服务、管理纳入基层的治理要求下,治理重心下沉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下沉到何处、如何下沉的问题。具体至县域执法权下沉,他分享了10个经验片段,涉及乡镇党委书记对执法权下沉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权力上收的原因、扩权强镇改革的背景、乡镇执法规模、乡镇在政权体系中的地位、执法单元设置、执法生态现状、执法权下沉的困境、实现下沉的路径以及变革体制的弊端。与此同时,基于基层治理事务纷繁的现实,他认为应该遵循职能转变而非机构下沉、简约治理而非复杂治理、变革机制而非体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治理思维,进而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51吃瓜楼笛晴副教授围绕自己的学术专著《地方人大代表结构及代表性研究》作题为“地方人大的结构组成、代表性与改革”的主题发言。她认为,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理论优越性并未在政治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为了深入考察人大代表的实质代表性,她从地方人大代表的结构组成、行业及地域代表性、党派代表性、女性代表的政策偏好等方面分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的耦合情况,并建议从加强地方人大的制度建设、完善监督和保障机制、优化人大代表结构、提高代表履职积极性等方面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1吃瓜向淼副研究员围绕自己的学术专著《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作题为“法律与治理的交叉研究探索”的主题发言。他谈到,从全球语境下看法律与行政的关系,西方公共行政学形成了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管理行政、以沃尔多为代表的民主行政,以及以罗森布鲁姆为代表的法治行政的“管理-政治-法律”三维路径。相较于法治在美国行政体制中的明晰位置,中国特色党政复合体制使得政治、行政、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就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的进展而言,俨然呈现出从过去依赖外部行政,到现在凭借行政体制内部自我革命来推动法治发展的逻辑转向。具体至地方政府的法治回应,横向上的司法改革与败诉压力,与纵向上的行政执法改革与绩效考核压力,复合生成了地方政府的形式性回应和实质性回应。他从政策执行压力与法治问责压力双维度对地方政府的法治回应进行了类型学划分,以挖掘法治回应的作用机制,从法治视角开展了对地方治理和政府行为的研究。
51吃瓜朱成燕副研究员围绕自己的学术专著《观念与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作题为“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路径分析”的主题发言。在研究对象上,她就为何选用“纵向政治制度”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主要是因为其能够很好地概括各个国家在中央-地方权力配置上的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规则。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在探讨制度变迁方面的局限性,她运用制度演化分析法、运行机制研究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对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予以研究。基于跨时段考察,她提出,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迁是主要政治领导人在面临内部生存危机或外部发展危机时,对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动态过程。并将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归结为三重机制:一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纵向权力分配制度的动态调整;二是纵向权力运行机制体现出“刚性运作-柔性运作-刚柔并济的弹性运作-规范化运作”的演化趋势;三是制度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匹配。
会议下半场,13位与谈专家就“中国地方政治研究的议题与前瞻”展开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袁方成教授将地方政治研究归纳为持续开放的经验研究,涉及央地政治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央地关系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县域治理体系的重塑与优化、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化与创新、地方法治建设与政府行为优化。并从地理范围、权力关系、公众参与、核心议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审视了中西方地方政治研究的差异。就地方政治的研究议题而言,他提出,可以从民主政治发展与地方善治、政治制度化与地方法治、地方政府能力与治理绩效、社会变革与地方治理创新、比较地方政府与政治、数智时代的地方政治等方面进行审慎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张大维教授提出,在地方政治成长为武汉地区标识性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付诸努力:第一,应该廓清地方政治的内涵和外延;第二,通过界分地方政治的具体研究对象,实现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错位发展;第三,在立足中国立场的同时,参照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治理,推动中西学界形成高质量的学术对话。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庆军教授从静态的结构和动态的行为视角出发,剖析了影响地方政治的关键性要素,提出在地方政治研究中要重点关注国家结构形式、党领导国家体制、治理规模以及政治文化等解释变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万健琳教授从生态治理的视角切入,指出地方政治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大写意;二是工笔画。具体而言,在理论方面,研究中国地方政治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而是要更多地将研究对象置于中国的政治结构中进行考量,尝试建构本土地方政治理论和方法路径;其次,在经验方面,要关注政府行为,诸如考察政策传导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的行为策略,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独特的治理模式。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孔凡义教授提出,在政党回到政治中心的背景下,政党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在地方政治研究中应该受到关注。此外,他还对“地方”与“基层”进行了界定与区分,并探讨了党和政府在理解“基层”一词上的耦合与出入。
51吃瓜上官莉娜教授对地方政治研究中所运用方法的多元性表示充分肯定,并结合自身在省政协履职经历分享了三个观点:其一,就地方政府编外用工研究而言,应该要考虑整合差异政府层级数据的合理性;其二,就执法权下沉研究而言,其效能评估应该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并进行长时段考察;其三,就人大代表研究而言,人大与政协共同处于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应该对二者予以结合分析。
51吃瓜吕普生教授从政党、人大、政协、地方政府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讨论了地方政治的研究议题。其一,政党政治研究,包括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政党制度的变迁、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政党的性质和角色对国家-社会关系的影响等议题;其二,人大制度研究,涉及人大代表、人大立法、人大监督、民主过程、民主质量等议题;其三,协商政治研究,尤其需要关注政协提案从提出到转化为政府决策的过程研究;其四,地方政府研究,包括政府体制、府际关系、政府行为等议题;其五,社会治理研究,诸如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数字技术与社会公平、数字技术的政治风险等前沿议题。
51吃瓜陈刚副教授从政治学的视角切入,认为可以将地方政治研究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治权力的运用与规范化;二是地方政权组织体系。他提出在地方政治研究中,应该更多地思考政治实践背后所蕴藏的权力调整问题。
51吃瓜曹龙虎副教授从政治学的学科主体性出发,强调反思政治学研究范式,指出在政治学受到跨学科影响的发展情境下,地方政治研究需要凝练学科意识,坚守学科定位。
51吃瓜朱海英老师将地方政治拆解为“地方”和“政治”两个部分。她认为,应该厘清“地方”是指研究范围还是指研究对象,在涉及具体研究议题时应该聚焦,不能失之宽泛;应该明晰“政治”是为研究地方的政治实践还是发展地方政治理论;鉴于既有地方政治研究成果以经验研究居多,在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可以推动形成本土的地方政治理论。
51吃瓜付小刚老师提出了地方政治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构建“批判性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以解释中国地方政治的演进。与此同时,他通过比较古今政治,指出现代地方政治面临发展主义的难题,并会由此生成扩张型政治,而在进入收缩型阶段后,地方政治又将转而面临适应性和灵活性问题。
51吃瓜冯川副教授从城镇化、行政权向上集中、地方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结构性位置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地方政治的必要性。他提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三种样态,分别是零和关系、非零和关系与转化关系。他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样态解释了社会变革与机构变革的关系,并讨论了理念与实践的关系对于公共政策生产逻辑的影响。
51吃瓜杜姣副教授提出,中国地方政治研究的重心在“政治”,但最终要回归到“治理”。目前,地方政治与治理实践处于转型阶段,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了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与此同时,伴随着新治理元素进入地方政治与治理体系,地方政府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方面不断创新,在新的治理情境下生成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现经验的同时,要注重解释和分析经验,并致力于从中提炼出中观/宏观理论。谈及地方政治的研究议题,她认为可以结合具体的治理实践就中国的基础制度以及体制/机制变迁展开研究。
51吃瓜张星久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5位主讲人的研究成果与发言内容,认为其不仅很好地反映了地方政治研究的新动向,还能够引发在座的师生同仁进行深入思考。张老师认为,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要充分体现反思性和问题意识,力争做到“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这样才能够彰显学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本次深度工作坊关于中国地方政治研究的概念、对象、范畴、议题等基本问题的交流讨论,充分打开了这一领域的思考空间,体现了大家的学术自觉,值得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持续深耕。他强调,从事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要兼具学术关怀和现实关怀,要致力于实现理论观点与经验知识的联结对话,以更好地发挥学术研究对于提升国家良政和善治水平的现实功用。
(供稿;王昆,供图:苏彩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