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学院隆重举办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度工作会议。协同单位的专家、学者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的精神,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及2013年工作进展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并商谈了2014年的工作安排。
学院党委副书记骆郁廷,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马淑杰,51吃瓜党委书记尤传明、副院长严双伍,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学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出席了本次会议。同时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协同高校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边恕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波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彭浩然副教授,以及协同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滨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卢海元、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处研究室处长常品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处长杨晓燕等。
学院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首先发表了致辞,介绍了国家建设2011计划的基本情况,指出协同创新中心的目的是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持,需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抓住关键问题,然后再进行实质上的体制机制协同。
随后,51吃瓜党委书记尤传明教授发表了致辞,说明了本次会议的讨论内容,包括要对协同创新机制进行讨论,按照国家平台标准来创建协同创新中心,并确定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等。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淑杰介绍了平台建设情况,以及2013年国家2011计划的推进情况。
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教授详细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首先,他阐释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名称的由来。然后,他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在培育组建以后主要开展的工作:完成了牵头高校积极组织论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和建设任务;协同申报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以及通过自设科研项目的形式开展科研合作和协同攻关;起草了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政策文件;与协同高校和协同单位签订了《协同框架协议书》;聘任了中心的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起草了社会安全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等;并协同召开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新闻发布会”以及 “第三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暨中欧社会救助政策比较研讨会”等学术会议。随后,他还介绍了目前协同创新中心设立的八个方面重大急需问题,具体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收入分配合理有序与社会保障权益公平等等。
接着,专家、学者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急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李滨生书记认为重大急需问题中涉及“社会安全”的较少,并对急需问题的措辞提出相关建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卢海元副司长以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为例,说明协同创新中心应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来实现协同成效。高校应通过理论、制度创新来开展研究,以弥补实务部门的欠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波教授建议重大急需问题应从理论、政策、评估三个方面来设置;建议协同创新中心运作要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起智库、信息库、人才库和思想库;建议对博士的培养方案要与传统模式相区别。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边恕教授就体制机制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通过校内学科融合,校际联合,学校与政府、企业联合进行动态研究,打破壁垒。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彭浩然副教授建议应加强八个重大急需问题的逻辑联系,找到内在关联的主线。
最后,骆郁廷书记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发言,要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都要协同,要在国家主管部门下开展工作,靠团队的力量来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完成。
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从2012年7月开始酝酿、培育,经过数轮研讨和多方努力,最终确定学院牵头,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辽宁大学3所高校为核心协同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民政部社会救助司、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国家质检总局等8个实际部门为主要参与单位。协同创新中心旨在有效汇聚资源和要素,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开展协同攻关,共同推进研究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